-

中国会计视野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速登录

查看: 7347|回复: 12

[活动反馈] 听《管理会计和中国制造2025》论坛有感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11-5 14:24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前几天,我通过QQ视频听了上海国家学院举办的《管理会计和中国制造2025》论坛,第一次参加QQ视频直播,效果特别好。
一边听一边记笔记,还有专家在课间讲解,而且听到了中国会计和行业的未来趋势,对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。

中国制造2025,首先听到专家说中国制造要与信息系统相结合,要进行信息技术实现产业链整合。但是中国核心技术比较少,操作人员和信息系统专业人员不能有效整合,导致技术、管理信息化比较落后。而设备核心技术有的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。中国制造以前靠的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不复存在。所以中国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。

中国制造业如何转型呢,前不久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了,带来了SAP系统管理先进经验,与徐工集团合作,促进工业4.0升级,这个估计是个中国实现4.0的开端。

制造业转型,首先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转,客户需要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。这个观念我们一定要转变过来,过去我们是有什么去推销什么,也就是马云说的:“I can do"变为”I want to do"。客户需要什么,我们应该整合资源,去寻找,做出来让客户满意。而且做生意不是几次就完成了,而是要服务客户的一生一世,像家人那样关心他们。那我们的观点也是要转变的。我们销售买的是服务和产品,而不只是产品。

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,会计作业和职能肯定发生变化。

首先,原有的会计核算方法和体系会发生变化,由于BtoC的日益成熟,互联网相关的会计处理和税务规定大家肯定是要掌握的。

其次,由于互联网+进展迅速,税务管理随着互联网+的发展,电子发票、网络发票、网络化征管将会流行。

第三,信息系统集成后,根据国家和国际法律进行会计科目设置,会计人工核算功能将弱化。

听论坛嘉宾说信息系统和财务结合的人才会很稀缺,因为现在中国公司虽然有信息系统,但是信息系统实施的不理想,各类数据有时候不能根据管理需求收集,或者根本就没有建立这些数据库,所以预算编制没有依据,也不能作为考核的依据。
比如客户数据库,有客户的生日是什么时候?这个时候,他在哪里?这个大家都不会做。
再比如一个备品备件,使用频率多少换一次,这个有没有数据?
其实,财务应该帮助建立这个数据库。对于业务的支持,可以提升财务的地位。

财务工作的主要方面还有税务策划和资金管理,这个也是很重要的。资金管理,包括投资、融资,这些是其他部门不能比拟的。

其实财务人员除了加强会计专业的学习以外,还要对工艺流程以及数据进行了解,对于信息系统进行掌握,另外,投融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拉开财务人员收入水平的关键。
与会嘉宾说:财务部门还要懂工程管理项目管理。其实现在这个真的很需要,因为大到一个公司的成立,前期必须做可行性研究报告。一个项目投资什么时候能够回收资金这个也是老板要考虑的。而且,现在的产品有个性化趋势,这批产品设计和销售服务决定了产品的经济效益,所以产品事前策划很重要。


其实财务人员学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
在听课的时候,看到论坛的同学提了个问题:在工业4.0或者中国制造2025进程中,我们会计人员如何学习进行改变。

我的建议是:第一要学习信息系统、网络技术和内部控制相关内容。这个CIA和CISA比较适合(CISA尤其合适)。
第二要学习管理会计知识并实践  这个CIMA和CMA比较合适。
第三要提高外语水平,因为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快了。如果考个ACCA就更好了。
第四思想要灵活,多为企业出主意
第五心态要好,要有责任感,要有正能量。

当然以上,心态和思想是第一位的,这个决定了大家的高度。(这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培训项目很好的,可以接触很多高层次的同学,可以从他们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)

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这次论坛真的很实用,在此特别感谢为我们服务的各位老师和讲课嘉宾,希望多办点这样的活动。






发表于 2015-11-5 16:25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沙发呀,谢谢分享!收益了!
发表于 2015-11-6 08:12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发票这个知识点我倒是漏听了。电子发票,看来以后真的得流行起来。
但如何规范与确认呢。这需要一个过程哪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1-6 08:46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mpacc02谢君 于 2015-11-6 08:54 编辑

舒老师,我是看到了“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“互联网+税务”行动计划的通知”
法规文号:税总发[2015]113号
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,这个事税务局的动态。
步骤是:到2020年,形成线上线下融合、前台后台贯通、统一规范高效的电子税务局,为税收现
代化奠定坚实基础,为服务国家治理提供重要保障。
  ——至2017年,开展互联网税务应用创新试点,优选一批应用示范单位,形成电子税务局相关标准规范,推出功能完备、渠道多样的电子税务局以及可复制推广的“互联网+税务”系列产品,在税务系统广泛应用。
  ——至2020年,“互联网+税务”应用全面深化,各类创新有序发展,管理体制基本完备,分析决策数据丰富,治税能力不断提升,智慧税务初步形成,基本支撑税收现代化。
所以税务系统现代化步伐,财务人员一定要跟上。这点可能是财务转型最迫切的事情。

目前:税务数据比对、税务财务数据库分析在税务系统应用极为广泛,另外,对于公网公开信息,税务系统可以抓取数据。

将来,最重大的改革在于纳税信用系统,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,都会进入纳税信用系统,而纳税信用系统还跟银行信用、消费和购销合同有关系,纳税信用不好的人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了。


评分

1

查看全部评分

发表于 2015-11-6 09:59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mpacc02谢君 发表于 2015-11-6 08:46
舒老师,我是看到了“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“互联网+税务”行动计划的通知”
法规文号:税总发[2015]113号  ...

多谢君老师分享。学习了~
发表于 2015-11-6 12:13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 其实  我很看好制造企业   特别是刚毕业的财务人员   应该首选去制造企业   可以熟悉整个财务的流程   制造企业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    干实事的   现在阿猫阿狗公司太多了
发表于 2015-11-6 12:33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
谢谢谢君的分享,请回帖你的选择,两个书库各选一本书。希望谢君早日努力成为领军人才

书籍库一:
《案例研究方法泛论》
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论文集》
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案例集》
《会记-视野年刊》

书籍库二:
《房地产企业财税操作及筹划实战指南》
《500强企业财务分析实务》
《会计结账实务大全》
《会计新手工作实录》
《互联网+ 电商网商涉税要点精解》
《财税实务精选答疑》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1-6 12:40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制造业要转型面对终端客户。由于行业不同,制造业和房地产、建筑业流程上有一定区别。但是整体思路是差不多的。制造业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进行管理。
未来应该是智能机器人、大数据移动互联网、个性化的时代。未来的机会还是很多的。

另外,要建议国家多培养这样的人才,并促进我们财务人员转型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1-6 14:17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mpacc02谢君 于 2015-11-6 14:20 编辑
视野思享会 发表于 2015-11-6 12:33
谢谢谢君的分享,请回帖你的选择,两个书库各选一本书。希望谢君早日努力成为领军人才

书 ...

感谢老师,我也希望成为领军人才,什么时候领军人才改成双休上课,我们的机会就大了。

点评

或许这样一改,领军就没价值了  发表于 2015-11-6 14:26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1-6 14:17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mpacc02谢君 于 2015-11-6 14:22 编辑
视野思享会 发表于 2015-11-6 12:33
谢谢谢君的分享,请回帖你的选择,两个书库各选一本书。希望谢君早日努力成为领军人才

书 ...

感谢老师,会计学院的课程我会继续参加的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5-11-6 14:18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视野思享会 发表于 2015-11-6 12:33
谢谢谢君的分享,请回帖你的选择,两个书库各选一本书。希望谢君早日努力成为领军人才

书 ...

第一书库选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案例集》,第二书库我选《财税实务精选答疑》
发表于 2015-11-10 16:49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比如客户数据库,有客户的生日是什么时候?这个时候,他在哪里?这个大家都不会做。
再比如一个备品备件,使用频率多少换一次,这个有没有数据?
其实,财务应该帮助建立这个数据库。对于业务的支持,可以提升财务的地位。

财务工作的主要方面还有税务策划和资金管理,这个也是很重要的。资金管理,包括投资、融资,这些是其他部门不能比拟的。

其实财务人员除了加强会计专业的学习以外,还要对工艺流程以及数据进行了解,对于信息系统进行掌握,另外,投融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拉开财务人员收入水平的关键。
——这一块也是我想要努力的方向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( 沪ICP备05013522号-2 )

GMT+8, 2025-10-22 19:14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