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财务共享中心对于目前的财务行业是一次大的变革,颠覆了原有的组织架构、流程、及工作方式。得益于原有领导的远见,初次见识共享较早,我公司在2011年就开始探索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可行性。现在依稀记得当时听到这个想法的惊讶,认为建立共享的目的就是节约成本,认为我们公司建立共享没有意义。可是因为领导坚持,同时因为自己是职业的,即使不能接受这个想法,但是一旦决定要走这条路,我们努力得到做到最好。
2013年我公司的共享中心上线了,因为所有的流程都变化了,大家有很多的不适应。或许因为现在的人都急躁了,一旦发现新事物出现,不如人意,就会埋怨新事物,把所有不应该它承担的也都给它了。因为我统一管核算,所以我一直在救火,同时也不断思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问题。
走过了近两年的路,回首再看,发现共享的收益远远大于我们的预期。首先,极大的提高了集团的统一数据处理标准化,我们以前以为的统一基本仅仅是大方向的统一,但在细节上总是千差万别,对于同一句话大家的理解不一样,或者因为业务的细小变化,处理也就不一样。第二,强化了内控。我一直认为内控是要落实到每个工作流程,而不是书面说说。职责的分离能大大提高内控执行的有效性。第三,对于并购企业,迅速完成财务的对接。在原有模式下,财务的对接往往需要一批综合能力的人去处理,而在共享模式下,这种处理简单的多。
但是变革不是一触而就的事情,需要不断的努力。以前的财务人员都认为是管理人员,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如果能适应工厂化的管理,绩效管理也有别于管理人员。昨天陈总说的共享下模式,三点总结——有竞争力的薪酬、有职业规划、绩效管理。但是由于我们都习惯原有的绩效,共享中心的绩效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摸索。同时改变了原有的组织和流程,在新模式下,本地财务与共享财务的职责如何划分,如何有机融合,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。 |
评分
-
3
查看全部评分
-
|